碳化矽奈米薄膜加熱技術

碳化矽奈米薄膜加熱技術

台灣STC Nanotech與日本亞洲聯合公司,科技產業深度合作,STC以多年光學技術之基石,結合日本技術以第三代半導體合作開發出的碳化矽納米薄膜加熱技術,有效節減碳排放、快速可控多變溫度曲線,安全耐用,與多種材質結合。

AC / DC需求應用。
陶瓷、玻璃、微晶玻璃可依尺寸製作。
熱轉換率高,可有效節能、省電安全可靠。
民生用:吹風機、電烤盤、溫酒器、熱水瓶(熱水壼)、醫療器材、紅外線加熱器、暖爐、爐醫療器材、美容機器、健康機器…等。
工業用:除霧玻璃、射出成形機、前台設備、爐具、乾燥、乾燥箱…。
動力尺寸提高客製化製作。

特性一:

熱輻射面性加熱,非傳統線性電阻加熱,有效減少虛功達到省電功效。

特性二:

無傳統繞線式加熱產生電磁場的問題,不會影響心律調整器,可以使用在醫療用品上。

特性三:

可應用於玻璃、多種軟性絕緣材質,例如:PET、TPU、PI ....等。

特性四:

成本低,捲對捲制程可快速大量加工生產。

特性五:

定溫飽合,長時間送電也不會超過額定溫,PET膜可控溫度範圍為70度,使用PI膜可達到280度。

特性六:

外在環境溫度過高自行保護斷電,安全可靠。


自從STC光學事業部 在日本2017年橫濱CP+攝影器材大展時首度在全世界發表的電子加熱濾鏡的概念產品之後,STC一路堅持的往膜堆加熱這條路前進,我們也相信在越來越注重碳排放的時代。我們選擇了這項高耗能的加熱技術作為產品開發重點是在正確的道路上。

將材料以奈米級巨的厚度佈值在不同的SUBTRAY上。利用不同材料在奈米級距的特殊變化,讓他通過電源的導通後直接將電功率轉換成熱輻射已達到加熱的目的。

相較傳統的加熱方式STC第三代的奈米膜堆加熱技術在幾乎在無內能飽和的情況下,直接將電功率轉換成熱輻射,省電效率低於現有市售產品50%以上,輻射加熱速度是市售產品的10倍以上。 

現有市售最常見的銅箔加熱技術,銅箔的厚度最薄是8微米,也就是8000奈米。 加熱時需要將內能飽和之後才會釋出多餘的能量出來作為加熱用。STC的奈米魔堆家熱季數,厚度只有100奈米以下  我們的內能僅為市售產品的80分之一 相對的效率與省電一定大幅勝過市售產品。


STC奈米薄膜加熱技術可以帶來的好處
 1.熱輻射有良好的距離與貫穿力。

2.無明火不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

3.不會將空氣中的水汽烤乾。

4.耐用度與安全性高就算破了一半仍然可以安全使用。

5.可應用於多種SUBTRAY已達到不同功能性需求。可以穩定做定溫。

 6. 使用110V,電壓 30秒之內快速加熱到70度C。

 7.佈植於軟性薄膜可以容易加工於單一軸項之曲面產品。

PET 與 PI加熱膜
※使用規格
    ●AC/DC : 1V-260V

    ●瓦特數 : 0.1W以上

    ●溫度上限 : 以材料作為區分

    ●厚度 : 0.2mm      

    ●無論PI 或 PET 無電磁波,採面加熱 非傳統線型加熱,不會因繞線產生電磁 

       場 (可以適用在醫療上)

 

 ※設計小叮鈴
   ●阻值不變 電壓與溫度成正比

   ●電壓不變 溫度與面積成反比

 

返回網誌